皇家赌场,澳门皇家赌场

图片
农村经营管理

轮作休耕为哪般

来源:四川省农业厅网站    阅读:503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-05-31

  本报评论员 梅松武

  据报道,5月20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 《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》,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,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。我们应该更新农业发展理念,更加重视耕地的生态恢复功能,积极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。

  俗话说:“万物土中生,食以土为本。”长期以来,我国用全球1/10的耕地,生产了全球1/4的粮食,土壤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,耕地数量减少、质量下降,耕作层变浅、土壤酸化、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,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创新理念。用农业专家的话说,就像是一个人累了、得不到休息,身体机能出现问题,工作效率就会下降。对于那些已经遭受污染、生态脆弱的耕地而言,休养生息就是最好的保护,该改种的改种、该治理的治理、该退耕的退耕,让累坏了的农田“歇歇脚”,让透支的田野“喘口气”,让已经遭受污染的土地自我修复。这就是“藏粮于地”,“土地换个种法,农民换个活法”。

  中华文明的根在农耕文化。农耕文化的根在 “敬畏天时以应时宜”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”“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”。春种秋收,不违农时;厚德载物,不穷地力。在中国,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都以物候节律因时而动,农业系统的盛衰总是以土地肥瘠为明显标志。我们的祖先视土地为“母亲”,对土地多施厚养之德,甚至以土地为神祇而顶礼膜拜,切忌对土地掠夺刮削、竭泽而渔。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正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,水旱由人的都江堰和厚德载物的成都平原深度融合,形成“天人合一”的农业生态系统,孕育出“道法自然”的农耕文化,至今仍在造福四川人民。

  遗憾的是,随着近代以来人口过快增长,我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,出现了轻视农业自身规律的问题,突出表现在比较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,而忽视了农业的生态功能,农村发展逐步走入“越穷越垦、越垦越穷”的怪圈。尤其是四川,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人口大省,人地矛盾更加突出,耕地中坡地、梯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8%,这些坡耕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。改革开放前一直盛行毁林开荒、陡坡开垦等掠夺性经营方式,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。所谓“上面种到山尖尖,下面种到田边边”,正是四川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的无节制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防治土壤污染已经迫在眉睫。

  保护土壤,救救“母亲”!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,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,断绝土壤污染的形成。四川自上世纪末率先启动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,不仅没有影响粮食产量和畜牧业生产,反而促进了粮食、畜牧业产量和质量双提升。更重要的是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,一些曾经水土流失的山野,如今山清水秀;退化沙化的牧场,如今芳草萋萋。应对土壤污染,既要“防”也要“治”。轮作休耕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根本措施,四川应该在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基础上,更加重视耕地的生态功能恢复,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基本规律,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,这是我们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机遇!

  轮作休耕为哪般?根本目标在生态,根本理念在创新,根本路径在改革!


版权所有 ? 杨培伟 2013~2020